美国在4月对全球玩起关税游戏,和一众滑跪的国家不同,中国政府这次采用硬刚的态度,目前双方的关税已经达到125%。

今天(4月11日)上午,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了一则紧急通知。通知的核心内容很明确:今后,集成电路产品在报关时,其“原产地”将统一按照“流片地”来认定。
简单来说,一颗芯片到底“来自哪里”,今后不再看是哪个公司设计的,也不看最后在哪里封装的,而是要看最初是在哪家晶圆厂完成制造,就是芯片在晶圆厂里第一次完成光刻、蚀刻等核心制造工艺的地方。
比如苹果手机里用的芯片,是在台积电的工厂流片的,那它的原产地就认定为中国台湾;英特尔、德州仪器等公司在美国本土生产的芯片,则归为“美国原产”。
现在中国对原产地为美国的半导体产品,关税高达高达84%。而如果原产地是中国台湾、韩国、新加坡等地,适用税率可能会低很多,甚至部分可以免税。
这招对美国芯片企业来说就是会心一击。
目前对高端芯片需求最多的就是中国,除了手机行业,就是新能源汽车。像高通SA8650、8155,8285、英伟达Orin X,除了特斯拉,其他都是中国车企在用。
日本还没用到这个级别,欧洲车企,好几家都加入了华为阵营,只能说他们的高管是懂美帝的。
采用这类芯片的车企,接下来估计都要在芯片上承受额外的关税,成本肯定要上升,甚至会出现涨价的情况,竞争力肯定要下降。
最先会涨价的,估计是特斯拉。
赏车点评:8年前美国拿芯片卡中国脖子,倒逼国内芯片制造能力的提升,8年后中国掌握了主要产业的芯片制造技术,可以用芯片来反击美国的关税挑衅。
“原产地”新规把关税矛盾推给美国企业和美国政府,挑起他们内部斗争。
这波关税战,华为终于出了一口恶气,曾经被制裁的芯片做到了全自研,全国产,这下美帝还送来了部分市场,爽!